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印尼僑聲雜誌-121期-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121期
閒話戒菸
作者:南客

台灣菸害防制法自宣布實施已滿三個月,對眾多癮君子而言確是一大考驗,至於成果如何則尚待評估中,據業者公布香菸銷售量已掉三成。近日衛生署又宣布自六月一日起,將菸品健康福利捐從每包十元調漲至二十元,增加一倍之多,如此每包菸價將達七十元。台灣地區約有四百萬吸菸人口,菸捐收入可由每年二百億增至三百二十億至三百六十億元,衛生署葉金川表示,將收入所得提撥約十四億二千萬元補助中低收入戶繳交部分健保費,使受惠者增多。政府積極修法並非純增加稅收,主要在營造台灣成為無菸害環境,維護保障絕大多數不吸菸者的健康,同時也為今年底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成為觀察員作準備。

相對的吸菸者又將增加支出負擔,已飽受禁菸約束限制苦不堪言的癮君子是情何以堪,雖說吸菸是出之於你個人選擇,也不禁抗聲四起,埋怨人權被壓縮,大嘆乾脆戒菸算了,既得健康又可省錢,更不會到處「惹人厭」,假如是真倒是正確明智的決定。像協會同仁中菸槍不少,每在會所活動時便常遭人抱怨抗議不已。但說到戒菸談何容易,眾多癮君子們那位沒有去嘗試過,結果多是屢戰屢敗吃足苦頭,有時還被人嘲笑,真正成功者有幾人?其實吸菸非同吸毒,為何這麼難戒 ?失敗率這麼高。個人淺見主因應是香菸本身深具誘惑力,一不小心易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茲舉例說明:

  1. 是交友媒介----在許多應酬活動場合中,常自動聚集一角,大家吞雲吐霧相見如故,是有志一同使然。
  2. 是靈感來源----許多文人墨客或從事藝術工作者,咸認在煙霧瀰漫氛圍下可激發靈感湧現,有助於創作。
  3. 是成熟象徵----在菸禁未實施前娛樂場所、咖啡座上,常見許多人一菸在手,或談笑風生、或握筆疾書、或低頭沉思,尤其年輕時髦女性一副怡然自得狀,吸引無數目光,難怪青少年爭相仿傚。
  4. 是習慣造成----吸菸者都說「飯後一支菸,快活似神仙」,有誰不想快活?何況是當神仙?
  5. 是宣傳誘導----廣告界規模最大最肯花錢的支持者就是菸商。相信眾多歸僑都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美國菸商在印尼開設超大型菸草工廠,推出各種包裝精美新穎誘人的香菸,在大量廣告攻勢下席捲全國各階層,使當地傳統菸廠幾無生存空間。菸商們透過各種行銷手段如時尚包裝、限量珍藏、發送試用等去擴大購買群。近年更是專攻年輕人和女性市場,像可集圖卡的「水果菸」。
  6. 是意志薄弱----不肯戒菸時總愛找託辭敷衍,如交際應酬所需,吸完這包(或幾根)、過些時日再說等推拖藉口,想戒菸當然就困難重重。

 

    我今以個人戒菸經驗不惜野人獻曝提供參考,戒菸方法不一,成功失敗端視個人毅力與決心。首先找出你為何要戒的「動機」,不管是主動或被動,是為了自己健康、家人規勸、工作環境、個人形像、順應潮流等都可,目標確立後是立即行動或逐日減量可自行斟酌。

我戒菸至今已逾十年,當時所以去戒一是高中職校推行學生戒菸簽名宣誓活動,身為校長無可逃避。二是小孫女出生後在家室內吸菸製造空氣污染確有不妥。躲在陽台外吸又累受寒風或熱浪吹襲,心想何苦如此委屈自己,於是痛下決心戒掉,並可考驗自己意志力一番。經苦苦思索後採用直接面對挑戰,在辦公室或家中桌上,甚至車箱內照舊將菸擺出,然後警告自己就是不動它。說出來不怕丟人,其間曾幾度點起打火機打算放棄。在天人交戰歷經掙扎煎熬半月之久,終於做到可視而不見,口中也不覺淡然無味。到這階段算是起步,嚴酷考驗還是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再犯癮才是真正成功。我的菸齡近三十年,是唸大學時上癮的。記得在僑居地讀初中時,班上便有同學下課後躲在角落偷吸菸。印尼是個回教國家,禁酒不禁菸,連青少年吸菸長輩都少加阻止,華人子弟難免受影響,不過當時係抱好玩性質,真正上癮的並不多,但肯定是有。像新任理事長張忠春便菸不離身,迄今超過半世紀從未中斷,是忠貞不二的老菸槍。人世間真的很奇妙,常有人說吸了二手菸都會影響健康,張理事長每年定期X光健檢都無任何毛病,身心硬朗百毒不侵,是老天爺特別厚愛眷顧抑或自己另有妙方則不得而知,台灣菸酒公司應頒獎表揚才是。

我再講一例,有位在新聞界工作已退休的同僑,在數年前因感冒咳嗽一個月未癒,到台北市立醫院胸腔科求治,醫師看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便給他照X光,還好,僅是氣管發炎無大礙,但醫師說了一句,先生你是否抽菸,答是,但那是年輕時候的事了,二十幾歲時開始抽,現已戒了快三十年。醫師說你的肺很髒,是抽菸痕跡。難道戒了那麼久還乾淨不了,醫師說不錯。這位同僑聽了不禁對自己當年的抽菸後悔不已。

我在此無意美化或嚇阻何人,總之,吸菸絕對不利健康,多年來政府機構和民間公益社團均投入龐大人力財力,用盡各種獎勵、懲罰手段往往都難達成預期效果,因為戒菸不僅是一種生理需求的抗衡,亦是心理依賴的挑戰,「人」的因素才是關鍵所在,唯有拿出堅強決心和毅力才會成功。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