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印尼僑聲雜誌-97期-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97期
馬公鍾良最推崇的兩位老師
作者:丘尚堯

民國四十三至四十五(一九五四至─九五六)年,我在茂物中華中小學小學部任教,有一天同事們相約到展玉拜候展玉中華中小學校長馬鍾良先生。馬校長是印尼僑校的名師,他在雅加達印華高商教授商業課程時,不但教室內座無虛席,連窗外也有極多的旁聽者,可見他的號召力。後來他先後出任瑪琅領華中小學及展玉中華中小學的校長,辦學認真,有聲於時。那一次我們是慕名而來瞻仰大師風采的。馬校長是江浙人,僑居印尼十多年,對印尼各埠著名的師長多有交往,且有深入的認識。他對我們說:在印尼僑校的國文老師中,他最崇拜的是謝小謝、楊百凌兩位老師。他說:楊百凌老師國學造詣精湛,他教國文時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學子們如坐春風,獲益良多。馬校長說:楊百凌老師教國文,我全部聽得懂,也增加不少國學常識,使我對他愈益敬佩。

至於謝小謝老師,我知道他是著名的舊詩詩人,作品散見於印尼各埠之中文報章雜誌,名聞遠近,他在印尼泗水僑居數十年,日本南侵,佔領荷印時,他曾遭日寇逮捕,拘禁芝瑪墟集中營三年之久,強迫勞動之餘,仍不時與難友們吟詠唱和以解憂。三年後日寇無條件投降,所有難友重獲自由。雅加達老巴剎平民中小學校長羅仲達(汝通)先生(梅縣瑤上鄉人,在國內時曾任廣東和平、龍門,浙江崇德等三縣縣長),把難友們獄中詩作編入其所著「入集中營始末記」中;另一難友陳奮澄先生(梅縣人,茂物中華中小學董事長)著有「南冠百感錄」,兩書均輯刊謝小謝先生不少力作,其詩直追古人,為掩卷之作。謝小謝先生講授國文,因其學問淵博,莫測高深,老實說我就有些地方聽不太懂。據筆者所知,謝小謝先生似為福建人,在泗水某中學任教,我想請教來自泗水的僑胞們、學長們,可否將謝小謝先生的生平事略寫出來,在印尼歸僑協會主辦的「印尼僑聲」刊佈流傳,讓一代良師之行誼,不致湮滅,有厚望焉。

馬鍾良先生是虔誠的基督徒,來台後出任台中市逢甲大學商學院教授,是極受學生歡迎的名教授。由於在印尼僑居有年,對印尼華僑有深厚的情感,因而愛屋及烏,對印尼歸僑協會有極高的向心力,每年歸僑協會主辦的春節團拜,他老人家不辭辛勞都會北上參加。他說:他住過世界很多地方,覺得印尼僑胞是最愛國的,在印尼的不少僑校唱國歌是要連唱三遍的。他曾捐贈台灣中華書局增訂新版的「辭海」三巨冊給印尼歸僑協會,並且親筆題詞勉勵同僑後進,要多多查閱翻檢辭海,充實自己,才能立足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現今有些人是大學畢業後即未看過一本書,故步自封,只知吃喝玩樂而猶崖岸自高,傲慢待人,面對名滿天下、德望崇隆的一代良師的殷切期盼,能不愧煞!

馬鍾良校長晚年移民美國,與兒孫樂享天倫。近年傳來噩耗,一代師表的馬校長已在美國溘逝,安息主懷,傷逝懷賢,不禁愴然之至,祝禱馬校長在天之靈安息。

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年春,我負笈雅加達印華高商,有一天看見校長室大黑板上的三月份行事曆上寫著:「三月八號,海口迎楊」。後來才知道是一代良師楊百凌先生在一九五一年三八婦女節那天由香港坐荷蘭渣華郵船公司芝渣連加號輪船抵達丹容不綠,王秀南校長要率隊到海口迎迓,據所知,楊百凌老師原定應聘到中爪哇某僑校任教的,但因愛才若渴,亟思網羅天下名師以充實印華高商教師陣容的王秀南校長硬是給留了下來,憑著王校長原是上海暨南大學、福建廈門大學赫赫有名的大學教授身分,楊百凌老師也就恭敬不如從命,答應留下,這一來,雅加達的莘莘學子有福了,許多人得以親聆麈教,終生受用不盡。

楊百凌老師進入商校作育人才,深受學子們的愛戴,記得他是一個人住商校宿舍,當時未帶眷屬的老師不少,像來自台北的陳仕華老師(女)、來自上海的葉清華老師,(後來出長廣仁中小學)來自香港的楊百凌老師…等老師,那時並無單身老師伙食團的組織,各師在課後要自行料理午、晚餐,真難為曾經官拜陸軍中將的楊老師,居然大丈夫能屈能伸,捲起袖管,洗菜、切菜、炒菜,樣樣自己來,而且煮的菜色香味俱佳,博得學子們一致的讚美。

印華高商的董事長郭美丞先生,和王秀南校長是福建老鄉,王校長夫人謝詩白老師(教授經濟地理)。王師伉儷均是郭美丞先生禮聘由廈門大學南來手創印華高商的,雙方相處融洽,校務蒸蒸日上。沒想到過了幾年,雙方意見相左,再難合作下去,王校長見好即收,有道是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這樣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馬上由馬來西亞麻坡中華中小學董事會敦聘為該校校長,而且一任二十多年。王校長是福將,遷地為良,又幸運地避開動亂的印尼,定居安定的大馬,令人欣羨。王校長在大馬從事教育,聲譽日隆,在他八十多歲時,因其公餘所撰的有關中國教育的專著榮獲中華民國教育部頒發獎狀、獎金,他曾專程返台接受褒揚,實至名歸,中外咸欽。

王秀南校長離職後,由中華商報名編輯、上海復旦大學出身的方希亮先生繼任商校校長,他也是福建人,毫無架子,我在中華商報工作時,他很愛護我。他接掌商校,各方深慶得人。

楊百凌老師這時也轉換跑道,到中山中學陶鑄群英,中山的校舍是簇新的,不似商校的老舊,我想楊老師是住得比較舒適的。楊老師在印尼僑居不到十年,全部奉獻給印華高商和中山中學兩校,只有一段時間出任馬樹禮先生主持的中華商報總經理,也做得很投入,為了鼓舞士氣,常帶員工們到茂物等風景區郊遊、作文康活動,他是一位很懂群眾心理學的領導人。

楊百凌老師是江西人,師母因戰亂關係未及相隨南來印尼,一直住在大陸。他不像一些南來人士難耐孤寂,在印尼有了第二春,他潔身自愛,忠於愛情、婚姻,令人肅然起敬。他日常生活儉樸,但每月要寄五百元港幣給師母,作為安家費。在他僑居印尼的前三、五年,幣值穩定,他存了一筆錢,放在一位僑胞處,每月利息即可負擔安家費,這期間他的日子過得相當舒坦。但是後來幾年則因印尼盾狂跌,光憑利息即可接濟師母已不可能,而是要另籌財源才能過關,我想這時的負擔便更加重了,真難為他。

這樣一位極受學子歡迎、愛戴的良師,也不得不在一片封閉僑校、僑報、僑團的肅殺氛圍中,黯然告別第二故鄉,返回台北。當時由印尼回來的僑胞、學子,各為生計與學業奔忙,平日甚少聯繫。商校、中山兩校的在台校友會也遲遲在很多年之後才成立。因此,楊百凌老師在台的生活起居,也就沒有多少人知悉。近閱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台北出版的「中山校友通訊」第三期印尼曾國元同學所匯編的「中山中學已故老師、校友名單」,計老師三十七人、校友一三二人,驚悉楊百凌老師亦在已故師長之中。相較於校友會成立後,以期頤高壽往生的彭精一、丘正歐兩師,學子們齊集靈堂致哀的盛況,則楊老師之喪必然極其冷清悲淒,可說相去遠矣,吾人唯有祝禱良師在天之靈安息。

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敬撰于台北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