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印尼僑聲雜誌-100期-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100期
印尼華人作家黃東平鉅著<僑歌>獲高度評價
作者:本刊

(本刊訊)今年八十二歲的印尼華人作家黃東平,以描寫二十世紀自荷印時期開始的百年華人滄桑為主軸的百萬字鉅著<僑歌>,獲得四月二十四日在雅加達舉行的亞華作家會議與會作家們及各界人士的尊崇。在印尼僑界被歸類為左傾作家。

黃東平是一九二三年出生於印尼東加里曼丹,十一歲返祖籍地金門讀書,十八歲再到印尼跟隨父親學做生意,並學會了珠算及記賬。以後的日子,憑著會記賬的專長,在各商號擔任會計,直到老年。薪水微薄,日子艱辛。公餘他一面看有能夠到手 的書報,同時又偷偷學卡通漫畫,祗對寫作頗為嚮往,覺得寫字更能表達思想感情,後來因讀到魯迅的雜文,便開始學習寫作,終於棄畫習文。他的文學創作,持之於恆,每天公餘即拿起筆捍,數十年下來,終成名家。

<僑歌>三部曲是黃東平嘔心瀝血的鉅著,從荷印政府統治下華僑華人的生活與求生過程寫起,寫「新客」也寫「峇峇」。<僑歌>的寫作,是在印尼華文墜入黑暗時期的一九六九年六月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寫的,<僑歌>第一部<七洲洋外>,是寫印尼華僑南來印尼披荊斬棘,蓽路藍縷的求生、求發展的故事,四十萬字;次年繼續寫第二部<赤道線上>,反映華工和當地工人反抗殖民統治者過程,近五十萬字,一九七六年十月完稿;第三部<烈日底下>,反映華僑熱愛支援祖國的愛國表現,也有四十萬字,是於一九九二年四月至九十六年一月完稿。

在其長達五十餘年的寫作生涯中,所寫作品,內容全面反映印尼華僑華人的生活,用心之專,用心之勤,為僑界所驚嘆。

主要著作除<僑歌>三部曲,還有電影劇本<老華工>,中篇小說<遠離故鄉的人們>、<頭家---估俚>,短篇小說<僑歌首部曲>,散文雜文集<短篇一集>、<短篇二集>等。

前後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寫出的百萬字大作,當每次每部曲著作完成時,在印尼當地,不但不能拿出來出版,而且為生怕原稿被印尼排華當局查出沒收,只好寄到域外各地發表,但以<僑歌>為例,因是大部書,不易出版,還親自用複寫紙騰抄五份,分寄親友代為收蔵,言明來日華文自由開放時,才能重見天日。這部鉅著,讓世人看到了印尼華人自荷印殖民時期之遭受打壓,日軍南進時期的惶惶終日,印尼獨立後政府對華人的歧視與排擠,乃為血與淚摜穿百年印尼華人的史實。他是用整個印尼華僑社會為小說背景。

<僑歌>及其他的文章稿終於重見天日。二○○三年雅加達「金門互助基金會」為他出資出版<黃東平文集>共十卷。次年的年底,即去年金門文化局也為他再版十卷文集。他曾對金門鄉親說:「我是在寫人類的生命,更為苦難無告的印尼華人寫他們的人生。」

黃東平曾說,他長期堅持寫作的動力在於:他一向為了反映華僑的生活作為主要意圖,特別是他深深感到,數百年來,海外華僑有多少,可直到今天,有誰會從文藝創作這方面切實地,傾全力反映他們的生活呢?那數百年,多少代,千百萬眾生活的苦甘,生於今天的我們,又怎能體會得到呢?那被販賣、被奴役的千千萬萬華工,那歷史上慘遭殖民統治者大舉屠殺的華僑,那分布在全球的華僑的生活,以至今天,那生活在各地的這一代華僑的生活,又有多少在文學領域取得深刻如實的反映,讓後代多少能如睹其人,如聞其聲。他說,他願竭力做這方面的工作。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