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印尼僑聲雜誌-102期-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102期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座談會
作者:本刊

華僑協會總會於九月三日上午在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舉辦「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紀念抗日勝利六十週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由中研院近代史所前所長陳三井教授主持,玄奘大學夏誠華教授、政治大學陳鴻瑜、楊建成教授等出席座談會。
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伍世文在開場時表示,對日抗戰八年,對中華民國來說是大災難,雖最後獲得勝利,應屬慘勝,這場戰爭是在我國土地上進行,國人的生命財產直接受到戰爭的蹂躪,我們永遠不能遺忘。祖國在對日戰爭中,海外華僑無不出錢出力,甚至直接參與作戰,貢獻出自己的生命。
陳三井教授指出,對日抗戰是中華民族的保衛戰,生死存亡關鍵的一戰。沒有抗戰的勝利,也沒有台灣的光復。在對日全面抗戰時期,全國在蔣委員長的領導之下,不分黨派,士農工商,宗教團體,無不全力以赴,特別是海外華僑,從南洋到歐美各國的華僑,從中國革命開始,到對日抗戰,都盡力為祖國的需要捐輸,以至革命成功,對日抗戰勝利。
夏誠華教授說,華僑的捐輸行動,除了捐款外,還有獻機、獻車、捐藥等,戰場需要的物質在辦得到的地方,都盡力捐輸。譬如印尼華僑就捐出了一億顆的奎寧丸,供應給在廣西、雲南、貴州一帶的部隊,因西南一帶常流行虐疾,奎寧丸是保命的藥。當時,我政府曾要求荷印政府供應,但那時的荷印政府在中日戰爭時,採中立態度,怕得罪日本,不便供應,只好由華僑來捐輸,原需要五千萬顆,最後捐了一億顆,可見印尼華僑的愛國熱忱。
投效前線的華僑子弟,菲律賓有血幹團、義勇軍,南洋華僑有一支三千二百人的技工隊,即駕駛隊等。為國犧牲的很多,駕駛隊死了一千人。有些省還特別成立華僑隊伍。
陳鴻瑜教授說,對日抗戰八年,前四年只有俄國提供協助,如供應戰機,如無華僑在金錢及武器等方面的捐輸,頭四年的仗就很難打。他說,南洋華僑的捐輸力量,看各僑居地的政府的立場而定。英國殖民地如馬來亞、新加坡、緬甸,美國佔領的菲律賓等華僑就很積極。越南華僑戰時是傾向汪精衛政權,泰國政府採中立政策,所以來自該兩國華僑的捐獻就比較少。印尼的荷印政府當時是採中立政策,不願意開罪日本,所以印尼華僑的捐款行動採低調方式。
楊建成教授並提出華僑全力支援抗日的捐款數字,在一九三七年至四二年,海外華僑捐款達國幣七億四千萬元,等於抗日戰爭的兩年戰費,使得長期抗戰成為可能的事。捐的款項以美國華僑為最多,據一份資料顯示,在抗日戰爭前卅九個月之中,美國華僑每人每月捐款達國幣十七元四角四分,英國華僑每人每月捐款十七元二角,澳洲華僑每人每月十二元五角八分,菲律賓華僑每人每月六元一角七分,馬來亞新加坡華僑每人每月 一元八角九分,泰國每人每月一角一分。一九三四年僑委會統計,華僑人口美國七四、九五四人,英國八千人,澳洲一萬五千五百人,菲律賓十一萬零五百人,新加坡馬來亞一百七十萬九千三百九十二人,泰國二百五十萬人。
他又說,除了捐款外,直接參與抗戰的事例不勝枚舉,新馬地區機工駕駛員及機械員三千九百十三人,參與滇緬公路運輸工作。參與空軍者超過三百名,在廣東航空英烈紀念牌二百五十名英烈中七十九名是華僑青年。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