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印尼僑聲雜誌-102期-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102期
印尼旅遊雜記
作者:何良泉

我在印尼出生。學生時代,響應政府號召,到台灣升學,畢業後教書,立業成家,生兒育女,在台灣居住已長達五十年。平時喜愛遊山玩水,旅行觀光,紓解工作及生活壓力,輕鬆緊張心情。於是遨遊印尼各地便成了我的最愛。今年(二○○五年)六、七月間,我和老伴又再一次踏上印尼國土,到達椰加達、邦加島、南蘇門答臘省會巨港市及魯屋蓮藕、朱鹿等地探親、旅遊、觀光和參訪。對今日印尼社會及華人生活狀況進行暸解,增加不少見識,收穫頗為豐富。

* 外勞衣錦榮歸

我在六月十九日飛往椰城,七月八日返回台灣,往返都搭乘中華航空班機,經濟艙座
無虛席,除一般遊客,大都是印尼外勞,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發現心情頗為不同。初次(有的是第二次)前往台灣的印勞,得到出國工作賺錢的機會,抱著美麗的憧憬,踏上征途,當然喜形於色,且也因為必須闊別家人兩三年,難免露出淡淡離愁。至於工作期滿返家鄉的印勞,早已忘記工作辛苦,個個都滿面喜悅,他們帶著禮物,帶回不少錢財,即將與妻子兒女家人團聚,可謂「衣錦榮歸」。我隨機抽樣採訪,得知印勞在台灣工作三年,扣除仲介費和平日零用錢,懂得節儉的人,每人儲存的金錢都多達印尼幣一億盾以上。部份金錢已先匯回印尼家鄉貼補家用,或購買土地,建築房屋。印勞在台灣的基本工資每月新台幣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看護工在星期假日工作,以日計算加班費,一天發給工資五百元。一般勞工加班則按時計酬。所以他們在台灣第一年的工作,即使被仲介公司扣除費用之後,也每月還有四、五千元,都比留在印尼當地勞工所賺的錢多,這也就是印勞喜歡到台灣工作賺錢的最大誘因。

* 邦加島黑金多
我的出生地邦加島,位在南蘇門答臘省會巨港慕西河出口的東北方。原屬南蘇門答臘省管轄,數年前經中央政府核准和勿里洞島結合成立行省,省會設在邦加島檳港市,商業繁榮、交通便利,每天有飛機與椰城雙向飛行,海港文島市從荷蘭殖民時代就有輪船通航巨港、巴達維亞(椰城)、新加坡、香港、歐洲等地。目前每天有客貨輪往返巨港市。
錫礦是邦加島特產,儲藏量豐富。錫沙呈黑色粒狀,向有「黑金」美譽,目前市價每公斤值印尼幣三萬盾左右。地方政府為了增加財源,近幾年開放給民間開採,產品交由政府收購,據說有人暗地走私到新加坡,可以賣得更高的價錢。
錫沙的品質比泥沙重,一般民眾常用圓形托盤放入錫土,用水淘洗沖出泥土,留在盤內的便是錫沙。工作辛苦,收穫量不多。稍有財力的業者,都會建造簡易的採礦場,以木板釘成有斜度的沙溝,然後用自備的柴油發電機發電,抽取溪水或地下水沖洗事先用挖土機挖放在沙溝上端的錫土,廢沙因水力衝擊順流而下,留在溝上的黑色沙粒便是錫沙,集沙成金,礦主賺得口袋滿滿,樂在心頭,但美麗青翠的邦加島,到處都被挖得光透透,廢土成堆,自然生態景觀遭到嚴重破壞,實在讓人婉惜痛心。

* 結婚宴自助餐
我這一次返回印尼的另一目的是參加小侄兒的婚禮。以往幾次返回印尼旅遊,都碰上親友兒女的結婚喜事,使我暸解今日華僑社會的婚禮儀式和五十年前比較,已隨時代有所改變,減少許多繁文縟節。都市婚禮多已簡化,鄉間則尚有些保存傳統習俗,如送聘、掛紅彩帶、祭告天地、祖先等。至於婚宴親友,圍坐圓桌開席已經不多,通常都以自助餐處理,備有佳肴美酒、甜點湯圓等,請賀客自行取用,敬酒乾杯之事難得出現。賀客致送禮金都以紅包密封,封面寫上姓名投入禮金箱,不像台灣的婚禮喜宴,在來賓簽名處,設有專人點收登記賀禮,常有送禮輕薄的尷尬場面。
我在小侄兒婚宴賀客中,遇到多位別後幾十年難得一見的親友,交談近況,回憶往事,真是高興萬分。

* 僑教重現生機
我在椰城、邦加島、巨港市、魯屋蓮藕、朱鹿等地的華人社會,發現學習中華語文,蔚成風氣。本來印尼僑社的華文教育相當發達。早年在僑胞聚居之地都設有僑校,傳播中華文化。鄉下設小學,大都市設初中及高中,所以一九五○年代起印尼僑生響應政府號召來台升學的為數不少。
不過後來印尼政府實施嚴厲的排華政策,禁止中文報刊,關閉華文學校。數十年下來,華人漸被同化,華裔子女沒有機會學華文、講華語。所幸至瓦希德擔任總統時起,排華政策漸漸鬆綁,同意華人開設華語補習班,於是華文教育漸露生機。加以近二、三年來,我國政府也對印尼僑教漸漸重視,常利用寒暑假派遣人員前往印尼各地輔導華語教師,頗有成效。我在巨港市就碰見駐印尼代表處的林信隆秘書陪同國立屏東師院的劉明宗教授及屏東縣九如國小楊振勝主任在巨港市展開為期五天的華文師資培訓班的輔導教學活動,很受華僑歡迎。

* 慈濟融和族群
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印尼分會,推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績效優良,名聲遠播。「慈濟」創辦人釋證嚴法師多次在信徒聚會及大愛電視台公開讚揚。我到椰城之後,即電話連絡慈濟印尼分會執行長劉素美師姐表達參訪意願,她表示歡迎,並告知大愛二村將在六月二十五日舉辦落成典禮邀約參加。我因行程關係未能出席盛會,只敲定在七月初我自外島返回椰城再約時間訪問。
我在印尼各地探親,都藉機對親友介紹並宣揚慈濟的大愛精神,希望大家參與推動慈濟志業。返回椰城後,便在七月六日上午由內弟楊汝英陪同拜會劉素美執行長,她是台商眷屬,夫婿多年前在印尼投資設廠,事業有成,自己便全心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在一九九六年結合台商夫人及當地華人企業家郭再源、黃榮年等成立「慈濟功德會印尼分會」,積極實踐證嚴法師訓示,認真推動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充分發揮大愛精神,促進族群融和。執行長指派曾在台灣國立僑中讀書的朱君演引導參觀設在金卡蓮(Cengkarang)的大愛一村,佔地約五公頃,建有五層樓的房舍一千一百戶,每戶有十五坪大小,兩房一廳,附有衛浴設備,供給紅溪河沿岸的貧民居住,每月水電管理費僅收印尼幣九萬盾(約台幣三百元),社區內設有三樓建築的慈濟中小學及幼稚園,醫療義診中心,社區活動中心,伊斯蘭教祈禱室,商店,紙業加工廠,資源回收站等,教導村民「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並且利用學校教室設備,開辦社區婦女裁縫及烹飪等班次,訓練居民謀生能力。
慈濟人在印尼發揮大愛精神,推動四大志業,所有經費都在當地自行籌募,台灣的慈濟本會沒有給予任何物質援助,只有給予無形無量的愛心與祝福。設在椰城北部本加鄰安(Penjaringan)佔地約三公頃建築六百戶的大愛二村已在七月間啟用。
目前慈濟印尼分會又忙著為南亞大海嘯造成嚴重災害的亞齊地區籌建大愛村,愛心和精神令人感動,我在參訪時自動捐贈一百萬印尼盾,志在拋磚引玉,聊表心意。二十天的印尼之行,時間雖短,如今回憶起來,依然趣味無窮。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