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印尼僑聲雜誌-106期-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106期
印尼女權運動先驅 卡帶妮女士
作者:區鉅龍

   前言

        提到卡蒂妮女士(Kartini)的名字,相信大多數在台印尼歸僑鄉親對她都不會陌生,因為我們從小時候就經常在報章雜誌看到有關於牠的一些事跡,而且在印尼牠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偉大女
性。不過,她到底有甚麼了不起的偉大貢獻被印尼人民讚譽為國家首位女英豪?每年四月廿一日全國各地為她舉行誕辰紀念日(Hari Kartini)並訂為國家假日?
為了讓讀者鄉親能夠對這位印尼偉大婦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文擬就(一)家庭背景;(二)社會背景;(三)理念和夢想以及軍(四)引起的爭論,進行分析。

家庭背景

        卡帶妮出生於一八七九年四月廿一日,也就是中華民國誕生之前的二十二年,當時印尼仍是荷屬殖民地。地出生於中爪日巴拉(Jepara)縣的瑪容村(Desa Mayong),父親Raden Mas Aris
Sooroningrat曾擔任過日巴拉縣的縣長,可稱為是望族世家。因此,卡帶妮從小就成長在有權有勢的望族家庭,不愁吃、不愁穿,隨時有幫傭侍候,過著小公主般的富裕生活,理應生活滿足,無所埋怨。


        不幸的是,當時的爪哇社會仍然是封建社會,階級分別嚴明,而且是重男輕女,歧視女性的社會。因此,雖然卡帶妮生長在權貴望族的家庭,而且父親又很疼愛她,但是,牠的父親也不得不按照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文化傳統養育她。因此,當卡帶妮完成小學六年教育之後,牠的父親不准她繼續念中學,強迫她輟學在家中待嫁。因為依照當時爪哇人的傳統,女孩滿十二歲之後不可出門,必須在家中待嫁出門。就連她的父親也不敢違背這種行之多年的風俗習慣。可見早期爪哇人已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讀書求學是男人的事,女人要進廚房幹活。同時,女人也必須遵守許多規矩,例如不可多嘴,講話要低聲,走路不可太快,不可和年長者頂 嘴,不准任意交朋友等限制。


        雖然社會存有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但是卡帶妮和她的兩個妹妹:Rukmini與Kardinah很幸運的以望族的身分進入荷蘭人創辦的學校Eurupeese Lagere School卡帶妮不僅非常聰明好學,她也喜愛看書和寫作,荷蘭語文相當流利,在荷蘭學校受教育期間,使她接觸到西方國家開明、現代的思想,對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社會背景

        前述已提及當時的爪哇社會背景仍處於封建社會,女孩滿十二歲不許出門一步,必須守候在家中待出嫁。卡帶妮才識非凡,但她的父親不得不忍痛強迫她輟學。這封卡帶妮是何等沉重的打擊:喜愛追求學問的她只有以淚水度日。卡蒂妮只好透過書信和她的朋友,包括荷蘭人恩師益友,來揭發牠的思想,尤其是正對當時社會歧視女性的批判,這批書信成了以後人們對卡帶妮的欽佩和讚揚。


        卡帶妮曾申請赴荷蘭深造並獲得入學許可,一旦成行應成為印尼第一位留學海外的女孩,可惜她父親基於社會風俗,不但反對她留學海外,其至安排了她的婚姻。父親安排女兒出嫁,也是當時的社會傳統。卡帶妮嫁給林邦縣(Renbang)縣長RadenAdipati Jayodiningrat.按當時的社會傳統,可謂是﹁門當戶對﹂的夫妻,可悲的是她的丈夫已有三位太太了,當時印尼一夫多妻非常盛行,卡帶妮鑑於父親病危,奄奄一息,不忍和父親頂嘴,乃心痛服從父親的旨意。這種孝心也是當時的印尼社會所期盼的。


        更可悲的是,卡帶妮於一九0四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下一個男嬰,取名Raden MaS SuSalit。四天後就去世了,得年廿四歲,真是蒼天戲弄人!

理念和夢想

        卡帶妮的不平凡理念和夢想,大部分表露在她寫給許多朋友的書信中(包括荷蘭朋友)。從這些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卡蒂妮對當時的社會、宗教、風俗、教育和政治等種種不公平的現象提出批判,並為印尼婦女爭取平等的權利。
例如她批評回教准許一夫多妻制、指出爪哇封建社會和文化是阻礙社會、國家、民族進步和發展的落後力量。強烈主張男女權利平等、女孩應該接受完整教育,反對誤用宗教的教條來從事罪惡行為,強調婦女在社會上應有個人自由、獨立自主和法律平等的保障、呼籲掃除社會上經濟貧富之差距等等的理念和夢想。

引起的爭議

        一九六四年,前印尼總統蘇卡諾正式宣佈每年四月廿一日為國定「卡帶妮紀念日」,以紀念這位印尼女權運動的先驅,並實現卡帶妮未來式的理念和夢想。當時蘇卡諾以及許多印尼開國元老都認為,印尼獨立建國五項原則「班查西拉」(Pancasila)許多思想原則和目標,都受到了卡蒂妮的影響,因此他們認為,紀念卡帶妮的偉大思想貢獻是非常恰當的而必要的。
        不過,近年來也有一些人認為,在一九五四年印尼獨立革命戰爭中,有許多婦女英雄死於戰場,她們的貢獻遠超過卡帶妮,因此應該此卡帶妮更受到國家民族的緬懷和紀念。畢竟,這種雜音並未改變印尼全國上下對卡蒂妮的欽佩和懷念。畢竟,不同時代的人物不能相提並論或比較,因為「時代創造英雄」,不同歷史時代有不同的英雄人物。我們還是每逢四月廿一日和印尼全國人民分享Hari Kartini紀念日吧!


        卡帶妮出生於荷蘭殖民統治時期,當時荷蘭殖民地政府為了防患印尼人民造反革命,乃採取了「愚民政策」的不人道手段,目的在阻止印尼人民思想上得到啟發,引起革命。因此,當時僅有極少數印尼權貴子女獲得就讀荷蘭人創辦的學校,並且主要就讀醫學、文學、建築等課程。而卡蒂妮同時成長於爪哇封建社會,必須遵守固有的傳統風俗習慣,但是,她處於這種封閉的政治、社會、教育環境,仍能在僅僅完成小學六年教育之後,透過書信來揭露她提倡女權的思想,實屬難能可貴,印尼「班查西拉」建國五原則中有關人權、社會公義、經濟平等、種族和平柑處等崇高的理念,處處可以見到卡蒂妮早期的主張和理想。


       所幸,卡帶妮的朋友,包括自己同胞朋友及荷蘭朋友都珍惜她的信函,並好好保存完整,在她逝世後彙集整理編成小冊于,讓世人認識卡帶妮的思想和主張,人們才發現原來中爪哇一個小村莊竟然出生過偉大的平凡女孩。
卡帶妮逝世於中華民國成立之前,牠的女權思想比民國時期一些女權運動先驅更早提出。可惜她英年早逝,僅得年廿四歲,孩子出生才四天就離開人間,原因不明,也許與當時印尼醫學仍落後有關吧:卡帶妮反對一夫多妻制並主張把它廢掉。然而,她因孝敬父母而甘願嫁給已三個妻子的貴族,這是多麼大的矛盾和悲劇:牠的內心痛苦和爭扎,我們是很難想像的。因此,我們身為印尼歸僑也應該向這位印尼女權、人權鬥士致最高的敬意,因為她的人道主義理念,直接或間接有助於提升印尼華裔的人權地位。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