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期刊文獻-世界留台校友會聯誼總會紀念特刊-2000年成立大會紀念特刊-
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2000年成立大會紀念特刊
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簡史
作者:本刊

沿革

我國清朝以前,政府對於人民出國謀生事,向不過問,故初無僑務可言,更無僑教輔導事業。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一九○五年)兩廣總督岑春萱曾委派劉士驥,後清廷又派林文慶往南洋各地勸學,所至輒召集僑胞會商興學要政,是為政府注意僑教之始。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六年)創辦第一所專門招收海外華僑學生的暨南學堂迄今,辦理華僑教育已超過九十年。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政府以海外華僑對於革命有極大之貢獻,因之更加重視僑務,對於僑教之推進及輔導尤為注意。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民國十七年為重視僑教,特設華僑委員會司其事。民國十八年教育部設置華僑教育設計委員會,負責有關僑教事宜。

民二十年十二月僑務委員會成立(民國二十一年四月十六日改隸行政院),設有僑民教育處,與教育部分工辦理僑教工作。民國二十八年七月為適應戰時需要,華僑教育設計委員會改由教育部、僑務委員會會同組織,擴充後之該會於二十九年成立,會址設於教育部。之後因南洋各埠先後淪敵,交通斷絕,且國內亦戰事日亟,委員會召集不易,而於民國三十四年春裁撤,教育部另行成立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註一)。民國三十五年教育部派員赴南洋各地督導慰問,對僑生回國升學等設施,本一貫方針,加強執行。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後,部內各單位及人員減縮,所有僑教業務改由普通教育司(民國四十六年分為中等教育司及國民教育司)、高等教育司分別辦理,至民國四十四年八月恢復僑民教育委員會之組織。教育部一向對僑教措施極為積極,除於民國三十一年度通令各專科以上學校對僑生回國升學得從寬錄取以示優待外,並相繼訂定輔導僑生升學之有關法令,如華僑學生優待辦法(三六、四、一六教育部第二○八三七號令公布)、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四○、七、三○行政院台四十外字第四○三○號令核准施行)、海外僑生來台升入中等學校肄業辦法(四三、一、二九教育部、僑務委員會會同修正公布)、僑生回國就學及輛導辦法(四七、五、二四教育部、僑務委員會會銜公布,八○、五、一第八次修正)等。

註一: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歷任主任委員為:蔣建白、許延俊、黃季陸(部長兼)、孫宕越、凌孝芬、郁漢良、鍾義均、翁偉湛、李鼎元、朱大松、徐玉光、胡心照、曾江源、高崇雲(民國八十六年五月迄今)。


給予僑生優待之依據動機


憲法精神:憲法重視華僑--華僑有參政權(第二十六條、第六十四條、第九十一條),其經濟事業受國家之保護(第一百五十一條),教育事業受國家之獎助(第一百六十七條)。

同為中國人或華人後裔,基於血濃於水之民族情感,同文同種之文化因素與歷史淵源,自應接納僑生。我國既然將盡全力繼續協助華僑在海外發展,則為海外培植人才更是根本工作,當然應予重視(註二)。

僑生回國升學有語言障礙與教育背景差異,致發生適應困難,宜予適度之優待,使有機會入學。

華僑為我國之一部分,且在國際化之時代,我們也要對世界盡一份責任。

僑教之成效

1.自四十年代有計晝的辦理僑生教育以來,已有十三萬六千多位僑生回國升學,其中大專院校畢業生有六萬七千多人,遍佈海外各角落,為我國與世界各地區交流之橋樑。

2.中華文化藉以在海外繼續傳承、發揚。

3.台商在海外得到畢業僑生之協助,有助於促進我國經貿活動。

4.畢業僑生熱愛、認同、支持我國,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建國力力量。

5.畢業僑生多數在僑居地創業,或立足政壇,或操持金融,均有相當成就,提高華人地位。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 印華百家姓協會雅加達特區分會
會址: Jl. Krekot Bunder Raya No.47AB,Jakarta 10710,Indonesia電話:+62 21 350 1191-94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Tel: +886-2-26648299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